第1399章 魔幻的变化(2 / 2)
如果说成祖当年烧毁三大殿时因为国力富强,受到危害最大的可能只是朱棣的内心,那么嘉靖三十六年这场雷击损毁,就已经以巨大的财富消耗而让百官和民间咋舌心悸了。
嘉靖朝主持三大殿重修的是严嵩父子,贪腐和浪费十分严重这是肯定的。三十年后,万历二十五年时,朱翊钧已经数年不上朝,因此他觉得三大殿可以缓修,但乾清宫和坤宁宫的重建工作却刻不容缓——皇帝和皇后总不能睡工棚吧?
这种领导多、经费少、工期紧的项目,最后落在了工部一个叫贺盛瑞的郎中头上。
贺郎中是当时朝中为数不多的实学派“残党”,不贿赂太监,不勾结官员,还特别能干,是那种杨国强特别想要的项目经理。当时朝廷给修建两宫拨了160万两白银,贺郎中仅用了67万两就完成了任务,留存93万两上缴回部。
这显然是典型的能臣干吏,然而那时候的朝堂容不下这种实学派残党,那些想借此捞一把的贪腐势力更加不能容忍,最终贺郎中被污蔑陷害罢官离京,后来郁郁而终,令人扼腕。
乾清宫和坤宁宫的重建因为贺胜瑞的卓越才能而顺利完成,但三大殿的重建却最终演变成一场财政灾难,甚至可以看做是敲响了大明的丧钟。
三大殿再次起火的万历二十五年实属多事之秋。这一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拒绝受封,日本军亦未撤离釜山回国,日将清正统战船二百艘驻扎张营,并同时调动各路人马,准备重新夺回归还朝鲜的战略要地和都市。
正月二十五,朝鲜再一次遣使向大明求援。二月初五,大明朝廷遂召集各官议论朝鲜战局的形势,分析日军的动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