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相府夜会(下)(2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呢?因为孔子的其他言行,在史料上有很多明确的记载,可信度非常高。

根据这些记载,可以推断孔子的为人,“诛少正卯”这件事是否符合孔子一贯言行的。

也就是说,历史上孔子到底有没有真的杀了少正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使用“君子诛杀”这种方法杀人的事,孔子究竟做不做的出来?显然孔子做得出来。

人的智慧有多寡,见识有高低,智慧更多、见识更高的先知先觉的人,去教导那些后知后觉的人,让他们明理,使他们通达,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

但是,先知先觉的人,只要他们愿意,也可以去欺骗那些后知后觉的人,让他们不辨是非,使他们在愚昧之下却做出正确的事——道理大致就是“你实在太蠢,以至于你连道理都听不懂,因此你只需要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去这样做,那就够了”。

在孔子看来,少正卯正是后一类人。当时的情况是,少正卯“欺骗人”的本事超过了孔子教导人的能力。孔子说不过人,所以就动刀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孔子所推行的原版儒家学说,和后世流传的赝品儒家学说,差别还是很大的。正如后世曾经一度广为流传的“以德报怨”谬误一般,明明《论语宪问》里有明确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曲解孔子原意,莫名其妙把一个思维公正清晰的孔子给弄成了一个是非不明的好好先生,那哪里是孔子的真正风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