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臣高务实领旨谢恩(2 / 2)

加入书签

而实学派则与之争锋相对。其实高拱青少年时代曾研习过阳明心学,但他步入仕途后,目睹士风空浮,政治腐败,便逐渐认识到了心学之非。

因而他多次提出要破除“虚套”、“旧套”、“常套”、“故套”、“旧习”、“虚文”、“拘挛之说”,特别是对政治中的“八弊”陋习更是深恶痛绝,立志要彻底革除之。

在高务实的暗中保驾护航之下,高拱得以顺利进行改革,提出“修内攘外,足食足兵”的改革纲领,“挽刷颓风,修举务实之政”[注:出自高拱《政府书答·答同年陈豫野书》]的改革目标。

他还明确提出一切唯实的施政方针,强调遵“实理”,做“实事”,行“实政”,反对一切表面文章和虚浮之风。

不同于心学后进们在施政理政方面只知泛泛其他,由高拱“组建”的实学派在人才观、军事观、法治观和理财观上,也始终贯串着鲜明的实学精神,如讲究“综核名实”,“务核名实”;倡导“以实为声”,反对“以声为实”;力求“法必贵当”,“罪必责实”;主张生财理财,“民受实惠”等等。

总之,心学派与实学派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心学尚“谈”,实学尚“为”。

因为这个施政理念之差,双方在政治斗争中的关注点也就有了差别。实学派这边比较重视的职务,在中枢就以吏部、户部、兵部为主。而心学派则尤其重视礼部的归属,同时对都察院也很上心。

而在地方呢,实学派格外重视北疆各镇及沿海各省,心学派则更重视那种农业大省,比如湖广、江西等。当然,实学派也很想插手南直隶、浙江等地,只是那些地方几乎是心学派的大本营,所以实学派搞了这么多年,也就塞进去一个应天巡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