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2 / 2)
其中最开始的时候,其白银流通路线是:西班牙著名的“无敌舰队”装载白银,自墨西哥、巴拿马和秘鲁等地出发,经葡萄牙里斯本港和西班牙本土南部港口塞维利亚,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果阿港。
在这条线的沿途有买有卖,有装有卸。到了果阿港之后,又增载来自地中海和中近东市场流入印度的大量白银,再经马六甲运至澳门。最后由葡萄牙人用这些白银购买日本、印度、中东、近东、中欧和西欧各地市场所需的巨量大明货物——大明实际上充当了“世界工厂”。
当时仅仅葡萄牙商船,每年自果阿港运至澳门的白银,一开始就在12万两左右,后来则逐渐提高到了60万两左右。
而到了隆庆五年(1571),西班牙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建立了殖民首府。此后的航道就出现了变化,美洲白银开始直接横越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再经过贸易转至大明,这就是世界史上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这条路线也成为原历史上明朝晚期美洲白银输入大明的主要渠道。
在原历史的明末50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美洲-菲律宾-大明这条路线流入大明的白银总量达到至少4620吨,也就是9240万两。
其实在万历中期以后的那段时间,包括日本和美洲在内的世界白银产量,占总额的三分之一甚至可能二分之一,最终都流入了大明。大明白银黑洞的说法并不是开玩笑。
究其根源,还是明末时期的“中国制造”竞争力太强了,堪称天下无敌。当时,整个世界都受益于大明输出的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茶叶、瓷器、丝绸、棉布、药材等等。
而站在大明放眼世界,其他地方能够售予大明的货物,偏偏却非常有限,这就逼迫他们只能用白银作为货币来与大明做生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