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真是个傻孩子(1 / 2)
时至今日,朱棣表面上或许遵从父命,不敢轻举妄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麾下的能人异士会甘于平淡,更无法保证,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权力与野心的膨胀,朱棣本人不会有所行动。这一切,作为皇太孙的朱寿心中有数,对这位四叔仍旧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与警惕。
而李景隆的介入,无疑为这团迷雾又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李景隆此人,向来行事难以捉摸,他的出现,让朱寿心头的疑虑如同被春风吹拂的野草,越发茂盛起来。
“若爷爷信得过四叔,那我们第一步便从工部查起,”朱寿沉吟片刻后提议,眼眸中闪烁着冷静而坚决的光芒,“但需谨记,此事不宜声张,不可直接兴师动众将官员扣押。我们应悄悄收缴所有已知的燧发枪,哪怕是孩儿之前展示的那几件,也要一并入库,仔细清点数目,再派遣可靠之人核对耗材与成品的数量差异,以此来探寻蛛丝马迹。”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同时,要严密监控大明朝境内所有铁矿与硝石的流通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朱元璋眉头微蹙,显然对如何从内部揪出叛徒感到困惑。“可若是那叛徒真藏身于工部,又该如何让他们自露马脚?”
闻言,朱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孩儿手里,还有一物,其威力远胜于燧发枪。
”他口中的“物”,其实是火炮——不同于大明早已有之、源自元朝的粗犷铜炮,而是晚明乃至清朝赫赫有名的红夷大炮。遗憾的是,目前他手中仅有图纸,未及实物。
红夷大炮以其巨大的体型和惊人的破坏力闻名,相较于传统铜炮,工艺更为先进,威力更甚。
然而,考虑到红夷大炮多以昂贵的铜为材质,加之当时铸铁技术的限制,打造它无异于消耗巨额财富,因此朱寿先前并未急于将其付诸实践。
他深知,比起单纯复刻古董,推动诸如机床的发展、实现生产标准化,以及最终迈向机械化,对于整个帝国来说,才是长远之计。那时,即便是红夷大炮,也将成为历史的注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