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论功行赏(1 / 2)

加入书签

征南大军的军力抽调安排,明眼人一看就有猫腻。

10万大军从西山大营各营分别调取2万精兵,从禁卫军里面抽到了2万铁甲重骑。

但首领却只派了一个镇西伯,其他三位伯爷都排除在外,明摆着是不想让定国候的三位嫡系再立军功,而是力推镇西伯李非上位。

这场战争最合适的主将本来是镇南伯韩师道,他精通南方水师作战。可皇上和杨阁老为了削弱定国候的势力,培养自己的嫡系,硬是派了不熟悉军务的杨元宝和不熟悉江南的镇西伯前往。

在太平年间,战功是很难取得的,很多时候只要发生了战争,勋贵家族都是争先恐后地请求前往参战,甚至到了走关系的程度,大夏国现在就是如此!

到了南方,让人感到十分诡异的事情是,侯爷的两支嫡系部队都基本上全军覆没,而镇西侯的军队因为压后分毫未损。

杨监军在军情文书中对侯爷失利大加指责,而对镇西伯李非的军队分毫未损大加赞扬,建议朝廷对其加以重用。

军队都回来了一个多月,但还迟迟没有进行封赏和庆功,看样子这件事情非议较大,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

有的官员说是对定国侯的封赏有人持有异议,认为其战败后追封国公有失公允。也有传言说是因为需要封赏和抚恤的将士太多,朝廷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定国侯失败有点蹊跷,是朝廷和内阁命令他冒险进攻,才导致大军失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