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1 / 1)

加入书签

('

赵军让他报名字,两个人连说带比划,边回忆演员代表作,边聊角色特点,效率奇高,没到半小时就把角色定得七七八八,唯独剩下莫筝和杜向阳这两个年纪偏小的角色,他俩提了几个,都不是特别满意。

这也确实是硬伤。圈内大部分演员,都是一板一眼从学院毕业出来再上舞台,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都是20出头,再来演十几岁的小屁孩儿,形象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至于形象完全符合的人,一半是野路子,一半是天生脸嫩,前者演技波动大,后者本来就没几个,档期充足、又愿意来演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听他俩说半天,也不自觉地边翻剧本边想,莫筝大概十五岁左右,杜向阳更小一些,十二三岁。单论这个年纪的演员,我肯定谁也不认识,可一定要想的话,我身边好像还真有个演得又好、脸还嫩的小姑娘——姜以祯!

不过以她那性子,能撬过来的概率也不大。况且万一真把人攒过来了,我手头现在这场戏估计就悬了。换一个主演还能说是特殊情况,直接跑了两个主演,观衆肯定不买帐。到时候俊姐要是知道了这是我的主意,肯定能当场把我揍进icu。

可莫筝和杜向阳这俩人物格外关键,现在去筛演员,肯定来不及。如果用了一个‘勉强’的人,对春景飞白来说,一定会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怎麽了?”

冯羽可能是属狐貍的,我一句话也没说,都能闻出点味儿来,问我:“你心里有人选了?”

话都杵到脸上了,我也干脆直白,连同俊姐那部分的担忧都一起交待了。

冯羽立马摇头,“放你出来就是俊姐给面子了,再挖一个你们团里的演员?她恐怕得把我吃了才行。”这确实是最难办的地方。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俊姐前脚放我走,后脚我就给人挖墙脚,实在是不合适。

说来说去,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而就在我俩犯愁的时候,赵军举着个视频过来了。

是刚才我提到姜以祯的时候他去搜的视频,我不明所以,却也不好问,莫名其妙跟着看了半天,才等他开口,“演得不错,有灵气。”

我跟着应和,“是,姜以祯是挺不错的。”

赵军瞪我一眼,“那小姑娘都不能来,说她干嘛。”

“那是?”

“边上这对儿小情侣,”他手一指,“戏份不重,但台词处理得很漂亮,听着舒坦!”

该不会——

赵军:“你问问姜以祯,把这俩名字给要来!顺利的话,咱们莫筝和杜向阳就都有着落了!”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本身莫筝和杜向阳之间就需要有情愫,短时间内让两个少年演员去熟悉彼此碰撞火花,已颇为不易。现在倒好,这对儿之前就演过情侣,彼此也都算熟悉,去掉了磨合期,如果能来的话,自然是比单独选演员要好上许多。

冯羽眼见得也开心不少,他下意识对我说,“姜以祯联系方式给我吧,我去联系她。”

大概在他心里,我还是当初那个得依仗他帮我解决人际关系的社会孤儿。

这感觉说不上好,也不能算坏,只是在隐隐之间,总是提醒我,我们分开这五年,错过了的,已成定局。

“我联系她,”我说,“毕竟是我剧团的朋友,我说话应该更方便些。”

姜以祯人挺热心,我背景刚交代清楚,她就一股脑说了起来。

这俩都是她艺考培训班的学弟学妹,当年培训班老师邀请姜以祯等一衆成功学子回去交流,正好赶上了培训班组织的小表演,就临时调整了角色,凑了个小剧。至于现在到底有没有考上,在哪里念书,她也一概不知。

不过好就好在她一直在表演班的群里,盯着群成员头像和名字瞄了几眼,就把这对小朋友给加了上来。

帮人帮到底,活佛姜以祯联系上他俩之后,得知两位小朋友目前都在北京念书,便马不停蹄地给我们拉了个群。我喜出望外,但还是要保持理智,简单给两位小朋友做了自我介绍,又大致说了一下故事、排练要求和具体酬劳。

两位小朋友中,女的叫齐玉雅,男的叫孙乐乐,都是00年出生,可一个生日在9月前,一个生日在9月后,就生生给差了一级。齐玉雅性格挺活泼,凭着对姜以祯的信任,没怎麽多想就拍板没问题。反倒是刚大一的孙乐乐显得沉稳些,没把话说死,留了两天时间下去考虑。

不管他考虑如何,总之莫筝的角色已经定了下来,对我们也是一个好消息。

赵军比我更乐,催着我把他拉进群里,和小朋友们聊聊角色。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