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1 / 1)

加入书签

('

皇后命人取来笔墨,请杨善把几个孩子的名字写下来,见长公主是以神珠为意的玥字,她满意笑道,“都是好名字,陛下有心了。”

其余有孩子的妃嫔也笑着谢恩,名字是按长幼排下来的,没有偏心谁的意思,就是说所有皇子都有希望,能否争到太子之位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只有还未生産的周婕妤气白了脸,皇后的女儿是神珠,她的女儿只是美玉,皇上分明是在借着名字提醒她要注意身份,在王府那会儿明明是她稳压了皇后一头,进宫后一切都变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第五十一章

新年第一天,帝后会在前朝的昊天殿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新一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皇亲国戚和满朝文武也要携家眷参与祭祀,并向帝后朝贺新春,参与皇家举办的新年宫宴。

今天也是后宫妃嫔跟娘家人见面的日子,先帝亲政以后重新制订了后宫宫规,妃嫔除召见不得离开东十三宫,每季只能召见两次娘家女眷,每次不能超过三人。

宫人只有拿着皇帝谕令或内侍省的鱼符才能出宫,来往信件也要受到审查,严苛的宫规基本断绝了前朝与后宫相互影响,唯有他最信任的吴中书才能自由出入皇后的玉坤宫。

杨善并没有改变宫规的想法,虽然对妃嫔有些不公平,也强过她们联手娘家架着皇子夺嫡,搅得朝堂像康熙末年一样混乱。

他不像康熙那麽倒霉,犯上作乱的都是亲儿子,老父亲心力交瘁又下不去狠手,齐国的皇子没一个是他亲生的,谁敢祸乱朝政他就敢砍谁,想当儆猴的那只鸡就尽管蹦哒。

杨善和皇后在巳时到达前朝的昊天殿,祭台已经準备好了,皇室公卿及家眷也已就位,帝后只要走上祭台敬香就行,连祭文都不用他们亲自诵读。

祭台上的香烛要一直点亮着,保持到上元节当晚再祭祀一遍才能熄灭,礼部焦尚书诵读过祭文,帝后进入昊天殿接受衆人朝拜,上午的流程就算走完了。

接下来皇后会在玉坤宫招待女眷,有子嗣的妃嫔还能在自己的寝宫跟娘家人团聚。

杨善在昊天殿东边的栖凤阁与外臣同乐,下午的宫宴也安排在这里,免得打扰到太后和牧峥。

衆人不想新年头一天找不自在,朝堂上的事一句也不敢提,话题全部集中在杨善赏赐的诗词集上头。

国子监祭酒赞叹道,“我以为流传出去的诗词已经足够惊豔了,没想到诗词集里还有衆多佳作无人传播,让吾等迟了好些时日才有缘得见。”

翰林院掌院笑道,“我最喜欢苏轼的那篇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端的是旷达超脱,怎麽想来的。”

李侍中接着道,“东坡居士的确言词雅量,但老夫更喜欢那篇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饑馁,何须耕织忙。用词轻巧别致,把田园风光描述得生动有趣,作者曹氏雪芹必定是位风流灵巧的佳人,年后翰林院就要征集文章出文集了,不知我朝能否寻到这样的才女。”

焦尚书冷笑一声,“什麽才女,不过是纨绔膏粱之言罢了,没有百姓耕织忙,何来的盛世。”

旁边的兵部尚书推了他一把,示意焦尚书大过年的别添乱,没看到皇上连眼皮都不擡,明显还没消气麽。

衆人揭过话头又讨论别的诗,杨善连头都不敢擡,好不容易才压下脸上的笑意,红楼梦里面的诗他能记住的不多,杏帘在望是其中最喜欢的一首,听李侍中说曹黑胖是才女,他差点当场暴笑出来。

至于李侍中借杏帘在望引出才女的目的,杨善才懒得去想,老头明面上是清流魁首,实则暗地里跟世族勾勾搭搭,在朝堂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刚穿越那会儿他是受到人物属性的误导才会相信他,那时还想着怎样在中书系和清流系之间维持平衡,现在中书系连主心骨都没了,他是绝不会放任清流系一家独大的,甚至连中书省和门下省他都想裁撤掉,不过这件事只能慢慢筹谋,步子迈太大可是会扯到蛋的。

在栖凤阁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去紫宸殿探望牧峥的安国公就回来了,老头红光满面,看样子对他给的新年赏赐极为满意。

牧峥需要两三个月时间休养,千牛卫有杜大将军和几位将军在,不用他费神,刚刚成立的红客就比较麻烦了,交到谁的手上杨善都不放心。

昨晚跟牧峥说起额外赏赐安国公,他就想到可以暂时把红客交给他管理,以后地方的情报网也由红客负责,给那些地方武官再加一重红客身份,相信他们是不会拒绝成为皇帝心腹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