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1 / 1)

加入书签

('

只有一次,二十一岁这年的冬季,其中写道:“父皇最近又起了废后的心思,至于新后的人选,据说是四妹妹的母妃。”

但萧廿知晓,那一年,四姑母的母妃也过世了。接着,五姑母的也过世了。

至此,先帝中宫,只剩下一个废后和一个新后。但,依照萧潍的日志来看,废后的心思仍在。便是因为,先帝觉得曦晟帝既是太子又手握弃真司,权势太大。即便,这个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

母妃的离世,让萧潍更为注重亲情,这几年,他入宫的时日多了,时常在先帝跟前照料着。但他也不能常去,否则易引起曦晟帝的猜忌。安王那边,亦是如此,他虽自小依赖两个哥哥,但都碍于种种原因,都不能过于频繁地走动。

本来,曦晟帝那边是无碍的,但奈何,先帝多疑。

后来,先帝驾崩,仍旧是曦晟帝继位。只是,先帝留下遗诏,弃真司交给安王,定王北上戍边。

这是他最后一篇日志,其上只有一句话:“此去不知归期,愿天佑大兴百姓长安!愿二位兄长二位妹妹健康长寿!”

萧廿之所以觉得这是最后一篇,只因他知晓,此后定王再未回过京都,一直到他过世。

匣子已空,但地上还有一张。萧廿走过去拾起,这上面的字迹仓促,显然不是定王閑暇的时候坐下来慢慢写的。

萧廿展开一看,其中内容多有负气,但由于各种原因,写得隐晦,不过他还是看得出来,说的是萧琤曦的身世问题。

萧潍很生气,觉得曦晟帝如此作为十分不仁不义。但曦晟帝对此,却不以为意。只是告诉他,既然回京了就多住几日再走。

这纸的后面揉了些,看得出萧潍当时是有多气急败坏。

而这日过后,不多不少,刚好快马到函首关的时间,便是定王被俘的日子。

也就是说,定王这日便走了。他哪怕晚走一日,也不至于会被俘。北方战局有颜宁凯坐镇,和谈也可以由颜宁凯去。

那麽,当初定王又是如何知晓萧琤曦的身世的呢?

萧廿又将这潦草的字迹看了一遍,许是定王也害怕会有幺蛾子,所以,他并未提及太多。日志中的内容,多是在发洩心中的不满。若非萧廿早就知晓萧琤曦的事情,换个寻常人来,绝对想不到这些。

蹭饭

定王的这些日志萧廿整理花费了不少时间,塞回匣子又费了不少力气,待到一切结束,天色已晚。

老管家本来想留萧廿吃饭,但他婉拒了,毕竟定王府如今也没有什麽吃食。

他走了两步回头对老管家说道:“父皇让我整理王叔的遗物,待到整理完毕这个府邸便会封起来,陈伯你年纪大了到时不妨去我的晋王府,我那边正好缺个管事的。”

老管家没有答应只是道谢,萧廿知晓他还有别的顾虑,便没有多说什麽,转身出了大门。

王府门外的石狮子边,颜宁北和从前无数次一样站着,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再见着他来的一刻,颜宁北便直接朝他走了过来。

“今日新学的,尝尝?”

萧廿正好有些饿了,便接过纸包,从中取出一块,直接吃了起来。

颜宁北那日去晋王府被护卫拦在了门外,后来他听闻,那日萧廿回去后在府内一个时辰射了四百支箭。把熙悦和顺吉吓坏了,最后还是带着穗穗来才将萧廿从射箭场上拉下来。而后,顺吉连夜去请欲要来把脉。

结果发现,晋王殿下身子比先前好一些了,这应当是风十三给的挂坠的功劳。

“我这几日军中事务繁忙,今日才得以脱身。”颜宁北垂眸看着萧廿右手拇指上的皲裂,有些心疼,“上次的事情,是我考虑不周。我已经同他们打过招呼了,只要我在军中,殿下随时来,他们会带你来找我。”

萧廿嘴里还有东西,无法及时开口,只是啧了一声。待到口中之物吞咽下腹后,他才道:“你是想言官参死我麽?”

参他一个与军中走得太近,笼络军中人心,怎麽恶劣怎麽来!

颜宁北当即补充道:“是按照军属探亲的规矩来的。若是我不在军中,他们照样也不会放你进去。若我在军中,但在机要之地,他们便会带你先去我的营帐中等候。”

萧廿冷笑:“所以说,我去找你,还是要等你。还有,你怎麽就觉着,我会去找你?我上次去,只是传旨。湘王未免有些自作多情了吧!”

说罢,他将剩下的糕点包起来收好往前走去。

完了!颜宁北心中只剩这两个字,萧廿这回气着了,一时半会儿,他是哄不好了!但又能怎麽样,他连忙小跑追上萧廿。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