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1 / 1)

加入书签

('

萧廿目光落在眼前沙盘之上,右手摩挲着左手断指处,道:“可,按照皇兄他们那边的粮草数目,可等不了太久啊!”

“五日!不,三日!三日内,末将一定找回粮草同时将粮草押送至前线!”

“既如此,一切等三日后再行清算。”萧廿点点头,萧瑞承留给他的内侍便拿来了纸笔,陆青龙飞凤舞地写完军令状交上,当即告辞离去。

人走后,有人道:“殿下,此事单独交由陆青将军,若是将军为能找回粮草,前线恐怕就会缺少粮食了!”

萧廿道:“孤今晨,已派出陈二将军亲自押送新的一批粮草去往前线,数量虽抵不上丢失的这一批,但也够前线支撑一段时日。且,陆将军足智多谋,多年未曾出过差错,此次,也定会将粮草寻回。”

“殿下英明!”

议事如往常一般到了日中,萧廿走出营帐,扫了一眼身后,颜宁北跟着他。他便道:“此次我安排得如何?”

“殿下英明!”

萧廿忍住擡腿的沖动,道:“少拍马屁!”

“臣还要去找军医换药,先行告退!”颜宁北溜之大吉。

萧廿揉了一下太阳穴,又是一夜未眠,给他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身后的内侍跟着,此人先前一直跟着萧瑞承,这次萧瑞承去往前线,便将人留给了他。

“宝和。”

“奴才在!”宝和连忙道。

“你觉得,孤这次的安排可算合理?”

昨夜萧廿和颜宁北对话,宝和便在门口守着,大部分内容,他多半都是听到了的。萧廿也知晓,萧瑞承留下此人,一是因为此人才智了得,二是因为此人绝对忠心于太子,可以作为一只眼睛盯着萧廿。

“殿下之计甚妙……”宝和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萧廿的安排,有褒有贬,不会让人有被奉承过头的感觉,但也巧妙地指出了不足,甚至,还是让萧廿自己悟出来的。

难怪萧瑞承如此看重此人!萧廿面色不动,有一步没一步地走着,道:“皇兄说过,你是元修的徒弟?”

“徒弟谈不上,奴才幼年,只是承蒙元大监指导过武学。”

元大监……萧廿费了些功夫才想起来,元修在离开皇宫之前,好像是领的一个大监的职务。

“你可知元修当年为何会被逐出京都?”

“奴才当年尚且年幼,对此只知元大监似是犯了什麽错,别的奴才一概不知。”宝和道。

宝和从小和萧瑞承一起长大,而萧瑞承本就年长萧廿七岁,又怎会不知呢?但人都说不知了,还说是犯了什麽错,萧廿便也不再多问。不过,那年,他碰巧救下了落难的元修,碰巧元修认得他,主仆二人一路到了墨县。奄奄一息之时,碰巧被刘本善所救。

这一切,都太巧了!

萧廿垂眸默默想着,道:“孤这些年离京,皇兄他过得可还好?”

“太子殿下一切安好,在曦晟十七年的时候娶了太子妃,如今,小殿下都快六岁了呢!太子殿下和娘娘郎才女貌,一直相敬如宾。殿下也一直未娶侧妃,和娘娘更是夫妻和睦,豔羡旁人!”

“皇姐呢?”

萧廿的姐姐萧琤曦,自幼颇受宠爱。有多受宠?从名字便可看出。兴帝年号为曦晟,萧琤曦出生于曦晟元年的春天,那时候年号未定,名字已定。

故而,在新国师算出年号后,上书的官员大有人在。

曦晟帝却大笔一挥,定下了曦晟二字,同时,也驳了让小公主改名的奏折。

二公主萧琤曦,从那一刻起,便是大兴王朝的第一象征。

“永安公主这些年,还是老样子。”

老样子?萧廿心中一笑,他对自己这位皇姐的印象,便是带着他钻狗洞出宫去玩儿,然后被母后逮着,两个一起被罚去跪宗祠。

“孤离京多年,现下正好偷閑,宝和你与孤讲讲这些年京中的趣事。”

这对宝和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事萧瑞承是不希望萧廿知晓的,那麽他给萧廿一讲,萧廿聪明至此,便能立刻猜到这些。

他有些头大地和萧廿讲着,萧廿倒是一副温和如玉的模样,温温柔柔地听着,不时发笑。可能是碍于威严,在军营之中,他也不好笑得太开。

捷报

“是吗?四皇兄竟和小时候一样!”

宝和与萧廿讲了各个皇子皇女的逸事,抖得萧廿大笑。

“快,与孤说说,四皇兄当时是怎麽被父皇罚的?”萧廿这话说出,便带些私人恩怨。毕竟,他和四皇子萧冰琛只相差两个月,小时候经常混到一处,你来我往地斗嘴互殴。

宝和却忽然住了口,朝萧廿身后看去。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