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页(1 / 1)
('
“开一阵就会想有一辆自己的车。”
“不一定。不用买哈。”
“你跟她聊天时探下口风,不要明说,如果她有这个意愿,再提出来。”杨舒力说道。
“真的不用,没必要。”
“我直接说的话,她不会同意。”杨舒力说道。
“那你直接说试试看。”黄敬蜀笑着说道。
黄敬蜀妈妈是和医院几个同事一起学车,有凑热闹的意思,而且一直说用黄敬蜀那辆车。
但杨舒力既然知道了,就应该有所表现,丈母娘学车,女婿如果不提出来给她买一辆,是失职。
准备让涛涛缓上幼儿园的事,还没提出来就夭折了。
黄敬蜀爸爸已经和市直机关幼儿园的园长打过招呼,春节后就去上学,杨舒力没有开口提异议,接受现实。
涛涛的事他不便插手太多,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如果涛涛不上幼儿园,会增加大家的负担,尤其是保姆漆阿姨。
如果涛涛上幼儿园,事情就简单多了,上学期间漆阿姨接送,周末休息两天,这才是正常的生活啊。
如果按照杨舒力的想法,推迟到今年9月才去幼儿园,他们可能会不安,因为脱离了正常的轨道。
那么,以后如果要带涛涛出去旅游,就得向学校请假,这样能行吗?会是个问题。
不过,杨舒力还有个后招,打算让涛涛在市直机关幼儿园读两年时间,再转到国际幼儿园,让他多一种体验,具体做法跟栋栋一样,到时他自己多费些心,上下学接送。
他们打算再要一个的事,没有声张,只有黄敬蜀父亲知道一点,因为要向他确认对他工作有没有影响。
这事用不着提前张扬,事成之后,肚子慢慢大起来,自然就知道了。
虽然决定春节吃喝高潮后再动真格,这段时间仍然使用套子,但已经有所克制,不得不承认,杨舒力频率比较高,不管旁边是何筱芹还是黄敬蜀,经常是一翻身就过去了。
同时,杨舒力也在调整心态,他原本没想过要二胎,自从和黄敬蜀妈妈谈过,以为这事就定下来了。
现在,他开始在心里念叨生二胎的好处,以及男孩或女孩的可能,无论是什么,他都要高兴地接受。
如果是男孩,那么他的计划会有变化,以前可以接受涛涛留在重庆,两个男孩的话,只能留一个,另一个必须出去。
至于谁出去,就看个人的造化了,反正两个都要送出去读书,保不准就有一个愿意留在国外,这点倒不用太担心。
如果是女孩,对他来说要棘手一点,一碗水端平的难度有点高超,妮妮的处境仍然有些问题,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或许可以两个女孩一起带,让她俩成为好姐妹,对他来说是理想的结局,但难度很大。
还有一件事,恐怕也得往后拖一拖了,那就是大元和餐厅的事。
临近春节,来要钱的肯定很多,照理应该早点给黄敬蜀说,看她爸有没有什么办法。
但每次打算说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开口,虽然现在是一家子,但这件事不大好办,对黄敬蜀父亲也许比较为难。
现在黄父得知二胎的事,很高兴,在旁人看来,正是提出的好时机,但杨舒力相反,觉得更不好提出了。
要不就熬过年底这一波,等黄敬蜀怀上了,甚至等到今年底再提出,也就损失一笔钱的事嘛。
总之,这个春节大家就快快乐乐地过吧,不管这些烦心事。
1月20日,仍在重庆待着,下周重庆市小学开始放寒假,杨舒力在成都待的时间会多一些。
中午接到祁燕燕电话,韩作家的《沙场》被第四家出版社否决了。
成都几家平时业务联系多的出版社都看过稿子,都拒绝得干脆,连修改的余地都没有。
接下来只有试试北京的出版社了,看有没有“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的接招。
“不用急,该我们做的工作继续做,结果不要太在意,韩作家有心理准备,我们也要有。另外我也想想办法。”杨舒力说道。
杨舒力说的办法,就是柳瑛的舅舅,长风出版社的总编。
长风出版社是军方背景,应该不会出《沙场》这种小说,但现在没有办法,死马当活马医了。
当然,也有点犹豫,柳瑛应该会帮这个忙,就是给她舅舅打个电话的事,但事情很可能落空,白欠她一个人情。
吃晚饭时,杨升元比平时回来得早,从大元和带些泥鳅回来给涛涛吃,做的是干煸。
杨升元还提到一件事,今天他手机接到一个电话,是黄敬蜀爸爸单位的人打来的,说是今年他们单位的团拜会在大元和办,时间在下周五中午。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