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页(1 / 1)

加入书签

('

“舒力,今天喝这瓶怎么样?”柳瑛老公拿一瓶酒出来问道,看来他也知道叫小杨不大合适,虽然两人年龄相差9岁。

“这是波尔多二级酒庄的酒,波尔多你可能知道,是顶级产区,旧世界的酒,柳瑛说在家请客要拿好酒,在外面喝无所谓,我觉得有道理。”柳瑛老公说道。

“我对红酒没有品鉴能力,觉得都不错。”杨舒力说道。

“做法其实差不多,就是葡萄好坏有区别。而且跟年份有关,葡萄受气候影响大,有些年份的葡萄特别好,那这个年份就受追捧,价格越来越高,比如1961年、1982年,属于特别好的年份,82年的拉菲,舒力你应该听说过。”柳瑛老公说道。

“是的,不知道怎么就流行起这个词了。”杨舒力笑道。

“82年本身是好年份,拉菲酒庄是波尔多的一级酒庄,波尔多那么多酒庄,一级只有几个,所以价格自然高……感觉主要是港片炒起来,黑帮老大都要说一句82年拉菲。”柳瑛老公说道,两人都笑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尝试,杨舒力感觉能适应红酒的口感,但他有个特点,觉得红酒佐餐不错,单喝还有点不习惯。

“我觉得葡萄酒就是佐餐,作为投资和收藏就没意思了,上次的智利葡萄酒我觉得不错。”杨舒力说道。

葡萄酒投资化和收藏化也是近年的倾向,上次两人谈到过,思科公司老总在2000年花50万美元买了一瓶葡萄酒,算是开启新贵投资葡萄酒的风潮。

柳瑛老公说,智利葡萄酒势头很猛,在美国两三美元一瓶,它的运费是从港口开始算,内陆运输不算钱,而且没有关税。

当然,智利国土狭长,从葡萄酒产地运到港口距离都很短,运费成本很低。

两人聊了一会红酒,又聊起出版行业,杨舒力今天带来两本已经出版的细说历史,是送给潇潇的,柳瑛老公表示感兴趣,要去买一套,他也要看。

“不用,每出一本我给你们带过来。”杨舒力说道。

“要签名的哦。”柳瑛老公说道,两人都笑起来。

晚餐氛围很好,牛腩炖得烂,萝卜也入味,配上酸甜的红酒,感觉比白酒更合适。

妮妮开始自己吃饭,脖子上垫一块白布,右手拿一个小勺子,但准度不高,两手并用地吃着,糊得满嘴都是。

晚上9点半,把妮妮哄睡后,打开电脑,嘴角浮现出微笑,又是高歌猛进的一周,苹果股票开盘65.45元,和上周五相比,这周竟然涨了10元。

坚持了一年,终于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今年的冬天格外温暖,不光是牛肉和红酒的原因。

第二天阵地转移到杨舒力家,由何筱芹表演她的拿手好戏,春卷。

杨舒力则带柳瑛老公去地下室参观他可怜的藏酒,十几瓶都是最近一段时间从伊藤华堂买回来的,价格在一百到三百之间,杨舒力表示,他喝不出贵贱,这个价位就够了。

春卷要用宽油炸,不宜多吃,但一年吃一两次没有关系,两个小孩特别喜欢,妮妮也能吃,但要从中间分开,不然她咬不破皮。

吃完饭,两个女人出去逛街购物,柳瑛老公则带两个孩子到运动场,杨舒力推着妮妮在小区转了一圈,让妮妮锻炼一下攀爬,然后回到家。

锦华院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何筱芹只要不是重庆有事,每周末都来,栋栋也不愿回重庆了。

星期一晚上9点半,杨舒力准时打开股票软件,上周苹果连涨4天,收盘达到64.61元,今天会如何?

开盘69元,跳这么高,身家一下涨了七八百万,虽然有点麻木了,但还知道高兴。

背靠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思绪有点飘忽,有一点是清醒的,钱是不少了,但不能花,明年有一场大仗,要好好干一场。

韩公子可以买游艇玩,他不能,这些钱要支撑起三代人的生活,要应付未来几十年的大风浪。

电话铃突然响起,拿起一看,是韩公子!

“舒力,看股票没有?”呼吸有点急促。

“正在看。”

“这几天涨得凶啊,可能是最后阶段的拉升哦。”

杨舒力摇摇头,韩公子老是拿国内形成的经验对应美股,其实是两码事。国内庄家最后出货时往往有一波疯狂的拉升,韩公子倒是很熟悉。

正打算说两句,韩公子声音低沉地说道:“我打算全部平仓了,你呢?”

杨舒力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他想了想,平静地说道:“我也是。”

“好,我马上平仓。”韩公子语气严肃。

挂断电话,杨舒力没有动手,抱臂看着显示屏,一动不动,七八分钟后,电话再次响起。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