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页(1 / 1)

加入书签

('

韩作家坐大巴车来成都,来得稍晚,杨舒力看了约一万字就到吃午饭时间,给韩作家要了一盒饭,两人边聊边吃。

由于只看了一万字,还不能作出更全面的判断,只是觉得这样写下去是可以的。

“杨总,以前我是担心写出来没法出版,因为我写的东西可能基调不对,刺太多,现在这个办法好,外面套一个正面的壳,里面有自己想写的内容,这个问题一解决,剩下的就好办了。”韩作家说道。

杨舒力点点头,他知道韩作家写作经验丰富,不需要太多点拨,就说点自己的感想:“为什么官场小说长盛不衰,因为它实际上是社会现实小说,因为最大的现实就是它。假设巴尔扎克来到我国,他也得写官场小说,只有这个能更大地触及现实,除此之外,那些什么青春小说其实与现实不沾边。”

“杨总提到巴尔扎克,我觉得很对胃口,就是要用巴尔扎克那种精神来写官场小说,但是那种批判现实的态度又有点不合时宜,要收敛一下,首先得活下去,才能有所作为,是不是?”韩作家说道。

“收敛是在技巧上,该放开的还得放开,现实要广阔,揭示要深刻,事件要丰富,人物要有复杂性,不能脸谱化,高中低层次的人都要有,我相信这些韩作家是可以做到的。”杨舒力说道。

“受教了,我会记住的。”韩作家说道。

杨舒力问韩作家,如果是从1996年写起,是不是有写续集或三部曲的打算?因为要描写广阔现实和丰富人物的话,小说中的时间长度会比较短,这样只能通过出续集达成目标。

韩作家朝杨舒力伸出大拇指:“杨总真的敏锐,你是看出来了,我是有这个想法,但没有对任何人讲,我怕第一本就不行,以后的当然就没有了。”

“你不要管以后的,先尽力把第一本写好,假如你小说中的时间段是96年到98年,或者到新世纪前夕,不要想那么多,把这几年写透就行。”杨舒力说道。

“好,我就把这本当最后一本来写。”韩作家说道。

在写作时间上,杨舒力还是希望韩作家抓紧,主要是“市高官”这个书名,很可能会被其他作家盯上,谁先出来谁会占得先机。

杨舒力的意思是字数达到15万字时拿给他过目,如果认可,公司先发出征订函,把书名占住。

吃完饭,两人又聊了一会,韩作家要到车站坐大巴回去,杨舒力让他以后不要到成都来,很辛苦,有什么事打电话就好,韩作家说这两次面谈收获很大,是必需的,打电话沟通没有这效果。

10月,又开始未生公司的传统项目,日历。

这次是三本日历,青年格言日历,小学生、初中生作文描写日历,加上原来的工作,三位编辑的工作就相当紧张了。

如果是其他公司,此时可能会考虑增加人手,杨舒力不会那样做,他宁愿增加兼职人员,或者给编辑多发奖金,也不增加人手。

去年完成几笔关键投资后,剩下的时间他想轻松一点,每年多赚一百万少赚一百万对他没多少区别,维持眼下的格局就好,日常工作交给祁燕燕处理,他把更多时间留给个人生活。

星期四,唐蕴雪来到杨舒力家里,两人缠绵了一个下午。

肚子已经有点显怀,“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唐蕴雪虽然没有说具体日期,但两人心里都清楚。

由于“离别”时间超过半年,唐蕴雪对杨舒力有点担忧,这段时间的亲密接触,让她知道杨舒力表面看像个宅男,实际上那方面“劲”挺大。

原因不复杂,杨舒力成天吃饱喝足——这点唐蕴雪以前产生了误会,以为他是没有吃好身体虚——工作上也没有操劳,大把休闲时间,人也才21岁。

杨舒力也觉得对唐蕴雪愧疚,虽然唐蕴雪暂时退场,但冉丽娟月底就接上了,根本不足虑,只是他不能告诉唐蕴雪。

恐怕还得编造“洗内裤”的段子。自从唐蕴雪听他讲了“洗内裤”的事,对他很是同情了一番。

现在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下去了。

星期五,杨舒力开车回重庆,张有路因为世纪龙庭交房在即,要召开一个业主会议,他也得回家一趟。

这次由张有路全程开车,杨舒力坐在副驾位置。

“舒力,何晓峰没有在成都做中介,回重庆了。”张有路一边开车一边说道。

杨舒力嘴角淡然一笑,他这次回去,就是给何晓峰剩下的1万5千元,何晓峰说他已经租好铺面。

第351章 我姐的小秘密

“这么快就租到门面了?”杨舒力问道。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