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页(1 / 1)
('
大伙越发疑惑,即将把这事束之高阁时,忽然听得连致报告说最近有一拨江湖郎中来到了岳东。
众人一惊,赶紧追问这些人是否是在挨家挨户地发枣子。
连致一愣,随后又笑盈盈道:“诸位果然神机妙算,还未见得那些郎中一面便知他们是在分发鲜枣。”
柯苒顿时激动起来,一手拉住柴进的衣袖,一手拍着唐洛瑜的肩膀,“一定就是那拨人!没想到他们还来了岳东!”
大伙只顾着激动,还是薛林策第一个抓住重点,“他们如今在哪?”
连致怔愣片刻,脸上泛起些不好意思的红晕,“早些时候便走了,他们来得匆忙走得也快,我以为不是什么大事,早知大人要见,我便将其留下来的。”
四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失落,唐洛瑜还怀着点侥幸,上前一步问道:“他们离开了有多久了?是走路还是骑马?”
连致不知几人为何这般执着地要见到那拨人,顿时更觉不安,却也诚实道:“有的走路有的骑马,甚至还有人坐船,这会子应该是追不上了,走了得有小半日了,也不知具体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唉,好好的线索便这样失之交臂,四人有些落寞,齐齐在桌边坐下,连致赶紧找了个借口溜走。
下午时分,岳东的百姓开始流出某个新的传说,言今日是天上的神仙下凡送枣,有包治百病,强身健体之功效。
这话很快传到四人耳朵里,柯苒又将那抱在手绢里的枣子取出来,在桌上摊开。
圆润的果皮已经退了色泽,像是老人的皮肤般干瘪沧桑,不过依旧没有发黑发红的迹象,实在不像药物浸泡过的产物。
四人围坐在一块,或是托着下巴或是将双手抱在胸前,竟拿这小小的枣子没有半点法子。
一片沉默中,柴进忽然一拍脑门猛然想到什么,大伙的视线便纷纷如聚光灯般落到他身上,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追问道:“可是想到了什么线索?”
第389章 道教咒枣术
被众人期待的眼睛一望,柴进反倒又有些不自信了,抓了抓后脑勺,声音都弱了些,“我也是听到今天上午的传说才想起来的。”
大伙用眼神催促他继续,他便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我听那枣子和神仙有关,便想着这应当不是充当的普通药材,而是咒枣术。”
这个名词对柯苒来说都有些陌生,他长眉轻拧,好奇地瞧着柴进,双肘交叠着放在桌上。
“这咒枣术传闻是仙人的重要事务,修道之人吃枣可长生不老乃至羽化登仙,传闻若是在食枣之时念七遍咒语,吹枣上,与病人食之,即可痊愈,因此又称之为咒枣术。”
话音落下,其余三人皆是一脸茫然。
柯苒伸长了胳膊和腿,摸着下巴,偏了偏脑袋,“这倒是新鲜,道教传承上千年,从未听说过这突然冒出的咒枣术,真是奇怪。”
说罢,他又有些得意的摇头晃脑,“我自幼熟读医书,莫说药方了,就是和什么治病救人相关的传说那也是倒背如流,什么掌管长生不老药的西王母,什么玉兔捣药,神农百草那可也是信手拈来,这咒枣术倒是从未听说过,定有古怪。”
柴进无言地瞧了他一眼,直言道:“咒枣术是道家的东西,你不清楚也不稀奇。”
柯苒不服,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拌起嘴来。
薛唐夫妻两个瞅着那手绢上的枣子,总觉有些蹊跷。
唐洛瑜将那手绢扯过来,细细地瞅了许久,“这莫不是红阳道的诡计罢?怎的那样恰好有郎中一路送枣子过来,又恰好躲过我们的视线,又恰好忽然兴起传说?”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这背地里煽动群众情绪以小博大的行事作风确实像极了红阳道,这些人最擅长用捕风捉影的传说掩盖自身行径。
薛林策剑眉一皱,“若当真是他们来过,那麻烦说不定大了。”
“眼下还不能确定,”柯苒竭力往好的方向想,“若是当真只是一群江湖大夫也说不准。”
“这有何说不准,”柴进抬手将枣子利落地收起来,“咱岳东也有道观,直接去问问便可确定这咒枣术到底是从何处传来又是因何而起的。”
正好今日是薛林策的休沐日,四人很快整理了简单的形装便前往道观。
道观位于一座小山上,山涧泉水叮咚作响,鸟儿啼叫,山雾霭霭,通往道观大门的路上皆铺上了青石板,因年代久远且气候湿润,地面便覆盖了一层厚重的青苔,踩上去柔软不已,当真像是一块绵长的地毯。
走到山腰上时四人便瞧见有两个背着背篓的小道士在交谈着往前,柯苒心急,赶紧上前拦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