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页(1 / 1)

加入书签

('

一直熬到天气转凉众人才清闲下来,吏部的考评结果也分发到了各位官员的手上,薛林策得了个上级。

为庆祝考评成绩顺便犒劳犒劳大伙,薛林策脑子一转便想到了他在二十一世纪时最爱的聚会形式。

他命人在院子里搬来了几个大炉子,将洗干净的铁网铺设在炭火上,又备了许多八角花椒草果类的香料碾碎了顺着院角排了一溜儿,又差人去集市买了新鲜的时令蔬菜和各种肉类,清洗切割好后将府中上下都聚在了一起。

没有特定的位置,也没有特定的口味,大伙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聚会皆觉惊奇无比,肉还没吃进嘴里就已经开始欢喜。

肉涂了油一块接一块地搁在了铁网上炙烤,滋滋地冒着香气,空气中全是油脂的香气,院落中盛开着各色菊花,芬芳清雅,光是闻着便分外解腻。

唐洛瑜坐在薛林策身边,无需动手,碗中便堆叠了许多夫君替她烤好的肉,薛林策换上常服,一身玄色衣衫,腰间半点配饰也无,袖子高高撸起,尽职尽责地为自家娘子忙碌。

清新的梅子茶和醉人的女儿红同时抬上来,薛林策一高兴,便多喝了几杯酒。

女儿红的后劲很足,口感绵密,唇齿留香,“咕咚咕咚”地混着喜悦喝下去,薛林策竟很快有些脑子迷糊了。

在场之人多少也喝了些酒水,都不同程度地醉着,往日再严肃的人此时也搁下了架子,正是热闹的时候,聚会的气氛也被推至高潮。

第385章 醉酒吟诗

这时,不知是谁起哄,提议让知府大人作诗一首,薛林策本想拒绝,可大伙已然不同意,开始怂恿。

“大人来一个罢!”

“都言大人学富五车,可还从未领教过大人的诗文功力。”

其他人则是简单粗暴地起哄,拍着手齐声高喊:“来一个!来一个!”

薛林策面上被酒精晕染开些霞光,坚毅的面部线条柔和许多,听着大伙的“鼓舞”只觉自己像个请来助兴的舞女,一时忍俊不禁。

推辞不下,他只得捏着酒杯起身站起,此时正是月上半空的时候,瞧着那轮挂在天空的皎白明月,再看看溶溶月色下一张张欢快的脸,一排排拉长的影子,水调歌头所描写的场景几乎是立刻映入脑子。

他顿觉心情舒畅,将盛满清酒的杯盏高举,高声吟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连致一听这开头便来了兴致,赶紧拿了块烧黑的碳将薛林策吟诵的诗句一一写下。

这一晚大家玩得尽兴,大伙都喝得酩酊大醉地回去,唐洛瑜也对自家夫君开了恩,许他当晚醉醺醺地倒头就睡。

次日天光大明,薛林策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因昨夜所有人都喝过酒,所以他起来得已经相对算早。

打了一瓢清水洗脸,刚将帕子浸润在水中,他便听到院落中走来一个急急的身影。

用手挡了日光一瞧,来人正是连致。

他见了薛林策莫名有些激动,步伐更快,脸上满是笑意,“大人,我一上午找了你许多次,总算是瞧见你出门了。”

薛林策有些不好意思,试图转移话题,“可是庶务上有何不懂?近日全府上下才忙完,休息些时日也不算过分,你不必如此操劳。”

连致却像是没听到,三步并做两步上前来,薛林策这才发现他手上捏着一卷宣纸。

“大人,您瞧,”连致将宣纸展开,只见上头密密麻麻地写着诗文,“这是昨夜您在兴头上时写的诗句,简直豪放旷达又激昂婉约,用词简练又慷慨,简直与前朝诸位文豪不分伯仲,我便替你记下了,大人果真文采斐然。”

薛林策眉心瞅了瞅,细细一瞧,发现当真是自己昨晚喝多时吟诵的水调歌头,他心中突地一下,在脑海里向苏轼先生磕头道歉,面上的笑意也渐渐减退,上扬的嘴角慢慢扯平。

连致仍旧在不断夸赞,薛林策越听越觉不妥,赶紧拦住,“这诗文府中人知道就好,不可传到外面去。”

对上他严肃的眼,连致有些困惑,沉默片刻后才点头同意。

他不明白,这好端端的诗又没有含沙射影什么朝政重臣,怎的不可以让他人品鉴?诗文是需要拿出来让人瞧的珍宝,若是无人品评岂不是独自喝酒一般无趣?

不解归不解,他心中还是想遵从薛林策的吩咐不透露给他人。

但文人骚客的诗文往往是兜不住的,连致本只让一好友瞧过,却没曾想半天的工夫,这诗句就一传十十传百,三日之后就传到了京城,进了柳子邵的耳朵。

“简直是岂有此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