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本想借着这次机会,让九皇子在蜀王妃面前露脸,从而巩固彼此间的势力关系。

没想到,就被齐妃这一场生辰宴捣毁了!

等蜀王妃睡下,蜀王才去南院,狠狠地扇了墨知柔一个耳光。

“啊——”墨知柔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屋内没有点灯,黑漆漆的,却让蜀王盛怒的眼眸,更显得冰冷阴翳。

“没用!”蜀王低声怒斥:“本王让你低调去买玉牌,你不仅不听,还主动向福宁公主炫耀?”

她可坏了大事了!

墨知柔捂着脸痛哭:“父王,我事先不知情您到底要送给谁,我……我知道错了!”

蜀王指着她,严厉教训:“往后看见福宁公主,躲着点,没有她聪明,就别跟她说话,小心被她套了话去,我饶不了你!”

说罢,他摔门就走,墨知柔啜泣擦泪。

第二天蜀王妃看见她脸颊高肿,还关心她怎么了。

墨知柔只能说:“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夜里睡不着,精神有些恍惚,站起来的时候没注意,便磕在了床角。”

蜀王妃闻言,只觉心疼:“这件事不怪你,是你父王没有跟我说清楚,我那有消肿化瘀的药,叫丫鬟拿给你。”

墨知柔嘴里说着感谢母亲,低下头,眼底却有些怨怼,一闪而过。

第四百四十二章 谢家男人们的眼光

又过半个月,谢明安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并查明了真相。

金銮殿上,他主动讲述所谓蝗虫吃人案的细节。

原来,根本不是蝗虫吃人,而是有人将一具刚刚死去的尸体上,涂抹了面粉。

蝗虫依附上去啃噬面粉,才让周围路过的人以为,蝗虫把人吃了。

皇帝闻言微微拧眉,文武大臣们纷纷轻叹。

“天灾频频,闹的大家人心惶惶,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反而让百姓们生出恐慌。”皇帝摇了摇头。

谢明安目光严肃,拱手道:“皇上,臣私以为,最重要的并非蝗虫吃人这件事的真假,而是臣此次前去蜀州的路上,遭到三次暗杀。”

大臣们惶然大惊,面面相觑。

连坐在皇帝身边的太子墨凌危,亦情不自禁拧了拧眉。

他上下打量谢明安,好在他平安无事。

否则,沈宁宁嘴上嫌弃这位二哥,心里恐怕是要着急的了。

皇帝声音肃穆:“抓住刺客没有?可审问出了什么?”

谢明安摇头,有些惋惜:“临行前,家妹曾给了臣三条毒蛇,让臣随身携带,能保平安,所以事发时,除了随行的护卫与刺客缠斗之外,那三条蛇也将刺客伤了。”

“刺客一共七人,皆死于蛇毒。”

谢明安觉得太可惜了,要是能留一个活口给他审问也行。

可惜妹妹给他的蛇,他也不会跟它们沟通。

而谢明安三次遭遇刺杀的时候,它们都兴奋地从袖子里游走出来。

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地爬到了刺客的身上去。

往往刺客专心打斗,等回过神的时候,肩膀上已经有一只毒蛇,嘶嘶地吐信了。

毒蛇咬住不放,何况三条毒蛇互相打配合,有的咬脖子,有的咬脚踝,还有的干脆在刺客的腹部刺下毒牙。

所以,刺客们无一幸免。

谢明安倒是将刺客的尸体都带回来了。

皇帝目光凌厉:“竟然叫他们侥幸死了,可从他们身上翻找到了什么东西?”

谢明安依旧摇头。

“刺客身上干干净净,别无他物,应该是有备而来。”

皇帝面色严峻。

直到谢明安说:“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线索。”

皇帝猛然抬头:“哦?说来听听。”

“臣从前是仵作,所以想验尸查明身份,臣剔了他们的皮,割开骨肉,发现腿骨和手骨的位置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这意味着他们常年持剑,且不停奔波。”

“再加上他们每个人足底茧厚,结合他们的身手来看,臣猜测他们或许是有人专门养出来的暗卫,这些人的左手骨弯曲严重,证明平时擅使左手用剑。”

“臣因此推断,背后指使他们来刺杀臣的人,身份并不简单,要培养这么一批暗卫,花费定然不小,不过因为这些人死的一干二净,目前臣只能查出这么多。”

皇帝神情冰冷,大掌拍桌:“好!你有勇有谋,观察敏锐,能力出众,也将朕嘱咐给你的事办的十分妥当,朕应该赏你!”

恰好上一个大理寺卿即将退任,告老还乡。

皇帝大手一挥,当朝写下谕旨,立刻将谢明安擢升为三品大理寺卿。

“你是办案的奇才,朕欣赏你的才能,至于那些刺客,或许是私仇,你万事小心多做留意,再有什么感到奇怪的事,要向朕汇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