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1 / 1)
('
范闲点点头:“我已经交给齐青鸣去做了,又多调了些人过去,你放心吧,这个项目不算难。”
“我们还是不能太掉以轻心”,李承泽皱了皱眉:“西胡的事情对北齐来说是个巨大的羞辱,他们一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你真是没一天不操心的时候”,范闲撇着嘴:“你这个工作狂也稍微给我一个缓口气的时间嘛,那天我熬到猝死你就满意了。”
“你这说的什么晦气话!”李承泽抬手往范闲背上打了一巴掌,把手里的果干塞进范闲嘴里:“闭嘴,回家。”
次日一早,科研院翟应星和箫鹄便应召进宫,范闲和李承泽早早准备好了在太极殿接见二人。
“这是最新的图纸”,翟应星拿上厚厚一沓图纸来,指给范闲和李承泽:“臣做了三四十种对比分析,觉得还是这一种更好一些。”
“这个和你之前最初的版本,差别很大啊”,范闲看着手里的图纸说道:“给我和陛下讲一讲?”
翟应星点头:“之前的火铳使用的时候,要将木炭、硫磺和硝石混合,从前面的铳口倒入并捣实,再放入铅弹,还要再次捣实,最后点燃火信才可以发射。”
“存在的问题就在于装填弹药的时间过于长,因此很影响射速,这对于一个中距离作战武器来说,是很大的缺陷。”
“因此我完全抛弃之前的思路,重新设计了这个连珠火铳”,翟应星指着图纸上的部分:“取消了之前的药室,在枪托前方设置了弹仓和火药仓,扳动机轮扳手打开之后,火药铅丸会自动落入膛中,扣动扳机激发火石便可射击。”
“而发射之后会回落成待击发状态,只要再次搬动机轮扳手,便可自动上膛,再次击发,无需重新装填,大大节省了时间。”
范闲十分赞许的点点头:“弹药后装化,而且拥有明显的的半自动燧发枪的特性,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啊。”
“您说什么?”显然范闲有些过于专业的术语,在翟应星听来是十分陌生的,忍不住问道。
“啊,没什么”,范闲回过神来:“弹匣容量多少?”
“其实理论上多少发都可以”,翟应星想了想:“但是基于整个火铳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我觉得在五发左右比较合适。”
“模型出来了吗?”范闲追问道:“做过几次实验了?”
翟应星抿了抿嘴:“现在主要是各部分的实验,基本能保持稳定,但是还没有做出一把完整的模型来。”
“怎么了,有什么困难吗?”范闲看着翟应星有些犹豫的样子问道。
“主要还是材质的问题”,翟应星皱了皱眉:“枪膛和弹仓的密封要求比较高,而且弹丸的子铳也要确保制作的高精密度和标准化,这样下来的话,成本是个很大的问题。”
范闲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转头看向李承泽:“不仅是成本,量化生产中保持精度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陛下你看……”
“这样吧,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你先做一把出来,如果能达到预计的效果,我们再慢慢调整其他方面。”李承泽想了想说道。
翟应星点点头,拿回了图纸:“那臣回去便着手准备,大约……两三个月能制作出来。”
“还是那句话,这是特批项目,成本方面不用考虑”,范闲嘱咐完,话题一转,看向旁边一直没做声的箫鹄:“箫研究员,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箫鹄看了看翟应星:“所有的事项翟研究员都说得很清楚了,对于这个项目,他比我明白。”
“箫兄不太善于言辞,不过这些设计他也参与了不少。”翟应星连忙打圆场。
“行了,你们去吧”,李承泽打量了两人一眼:“你们两人辛苦了,等事成之后,朕为你们庆功。”
两人行礼告退,李承泽看着两人的背影有些出神,范闲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想什么呢?魂飘走啦?”
“范闲,你觉不觉得有点问题?”李承泽微微皱着眉:“箫鹄是正经八本殿试进科研院的,而翟应星是后来特招才进来的,怎么现在翟应星反而像是项目的主导者?”
范闲挠挠头:“我倒觉得没什么,箫鹄我有些印象,殿试的时候就不是很爱说话,一门心思闷头做研究。这种需要表述的场合,让翟应星来,也没什么奇怪的吧。”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李承泽坚持到:“翟应星未免太聪明机灵了些,而且这个项目简直就是他在推动,啧,我得查查他。”
范闲虽然不太认同李承泽的顾虑,但也觉得如果能让李承泽更安心,查查也不妨:“行,我找人去办,看看他身世背景和特招的过程有什么问题没有。”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