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1 / 1)
('
“陛下,还是要治病的!”吕后低声道。
刘邦一笑,“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连扁鹊重生都治不了的病,救不了的命,也就没有麻烦的必要了。
吕后终于点了点头,“陛下,你还有什么吩咐?”
刘邦沉默了一阵子,突然道:“把孩子们都叫来吧,朕想交代几句话。”
吕后点头,“陛下,还有事吗?”
刘邦又想了想,脸上略显尴尬,低声道:“能不能让戚氏,和其余人,也来一下?”
又是那个让人讨厌的女人!
吕后点了点头,“行,我这就去。”
刘邦顿了下,“不忙,朕今天太过憔悴,不适合见他们。”
又过了两日,刘邦换上了崭新的衮服,就连稀疏的胡须都仔细梳理,然后才让诸子进来。
要说这帮孩子里,最让刘邦记挂的就是刘如意和刘长。
他伸手把两个儿子拉过来,揽在怀里。
“如意,你要就藩了吧?”
刘如意点头,“阿父,楚国百姓太苦了,我到了楚国,一定励精图治,让楚地百姓富裕起来。”
刘邦笑了,“如意是好样的,阿父信你……不过阿父以为,你还是不要去楚国了。”
“为什么?”刘如意大惊。
刘邦道:“不为什么,去吴国吧,那边更富庶,还有鱼盐之利。你二哥会好好照顾你的,听话!”
刘如意怔了好半天,这才点头,“好吧,我听阿父的。”
刘邦摸了摸刘如意的脑袋,欣然一笑。
而后又扭头看了看刘长,这个竖子比刘如意都高了。
“长,你最怕谁?”
“怕……怕阿母,阿母总是念叨。”
刘邦一笑,“那你二哥呢?怕不怕他?”
“不怕!二哥可好了,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二嫂太吓人了。”
刘邦皱眉头,“你胡说什么?太子妃那么贤惠的人,岂容你胡说?”
刘长委屈巴巴,“阿父有所不知,二嫂来讲课,她说的东西,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她还让我回答,我回答不上来,她就罚我。”
刘邦愣了片刻,突然朗声笑道:“好啊,好啊!就该有人治你才对!太子妃做得对!”
刘邦的脸上涌现出难得的笑容,他又拍了拍两个儿子,低声道:“阿父渐渐老了,你们是兄弟,要相互信任,相互扶持,不许再胡闹了。”
刘邦嘱咐完,就又将刘恢、刘友和刘建拉了过来。
“你们都小,往后多听二哥的,进了学堂,要好好读书,别像长那样,给乃公丢人。”
刘邦叮咛了一番,就让他们出去。
随后是诸位夫人……自从太上皇驾崩之后,刘邦就不再临幸美人,几年时间,匆匆过去,戚夫人也青春不再,步入中年,娇媚的脸上,多了许多皱纹。
刘邦轻叹一声,“朕年纪大了,或许很快就不在人世了。”
听到这一句话,在场几位夫人,薄姬一直低着头,赵姬面无表情,唯独戚夫人,她心中伤感,几乎哭出来。
刘邦道:“不必如此,朕一走,太子宽宏,皇后大度,他们都不会找你们的麻烦。但也要你们明白事理,不要自取其辱。朕死后,你们要勤习女红,学会养活自己。这才是长久之道。”
几位夫人连连点头,“多谢陛下教诲,奴婢明白。”
刘邦摆手,又让她们下去,没有多留。
而这一番交代,已经让刘邦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吕后进来,一面帮着刘邦脱下沉重繁复的衮服,一边责备道:“陛下身体不好,何必强撑着?”
刘邦喘息着一笑,“他们和你们不一样,朕要给他们一个好样!”
吕雉听到这话,浑身一震,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手上的动作更加轻柔。
入秋之后,天气转凉,刘邦又添了咳嗽的毛病,每天只能躺着。
椒房殿里,有一股浓重的药味。
虽然刘邦知道,药没什么用处,但好歹可以压制下咳嗽,也就乖乖喝了。
每逢精神头好些,刘邦就会召见朝臣,依次叮咛。
尤其是那些老臣,更是他重点关照的对象。
将这些人看了一圈下来,刘邦心里有数。
这天刘盈来问安,刘邦让他坐下,而后问道:“萧何何时进京?”
刘盈立刻道:“快了,我已经给师父写信,他应该动身了。”
刘邦又问道:“萧何这几年身体如何?”
“还好,他在封地优哉游哉,过得很轻松。只是他毕竟也快七十了,还能活多久,就不好说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