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1 / 1)

加入书签

('

大部分老百姓买不起盐,自然也有自己的生活小窍门。

家里牛羊往山上一放,畜牲这玩意会自己找盐舔。

哪怕是啃不动的盐石头,里面也蕴含一定的盐分,甚至很多家庭还保留着用煮盐石头调味的习惯。

“找那些吃了容易得病,容易死人的盐矿来……”赵泗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如果按照王离和荆的说法,恐怕这些吃了容易得病容易死人的盐矿,也还有很多人在冒着生命危险在吃。

连盐都吃不上了,你跟他们说这玩意有毒,他们也不能听啊。

不消片刻,王离又带来了一堆质地近乎为黑色的盐巴块。

“这玩意就是了!”王离开口说道。

赵泗闻了闻,感觉不像盐,小心翼翼的抿了一点在舌尖。

味道那叫一个五彩缤纷,除了盐味啥都有。

苦,发涩,还有泥巴味,里面还有点金属味道。

“弄些布匹来。”

赵泗又让王离弄来木炭,再找些杂草芦苇乱七八糟的,引燃篝火,烧透以后就是天然的草木灰。

草木灰,木炭!

天然吸附过滤提纯神器!

将卤盐砸碎,融入水中,加入草木灰搅和,再用丝绸包裹过滤,先把不溶于水的杂质过滤掉。

重复几次,基本上没有太多肉眼能够看得清楚的杂质,放入木炭吸附色素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最后等待盐水水质变得差不多,就可以直接蒸发析出盐结晶了。

没空等太阳给晒出来盐,直接放入鼎中烹煮,青灰色盐结晶出现。

“青盐!”王离看着最后的结晶,颇觉神奇,围着小鼎转了半天。

这分明就是黑乎乎的卤盐里面弄出来的。

从能吃死人的卤盐,变成上等的青盐?

王离有点不明觉厉。

整个步骤充斥着他看不懂的东西。

不是变成水了么?还加灰在里面搅和,还加木炭。

最后怎么又给煮出来了?

赵泗大概对比了一下,出盐率有点低。只出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除了过滤提纯产生的损耗以外,这一块卤盐,其中的杂质很有可能超过了二分之一!

这压根就不是盐结晶,而是盐于其他重金属乃至于泥土石头等乱七八糟的混合晶体。

“能吃么?”王离看着面前小鼎里薄薄一层开口门道。

“自然能吃!”

荆不假思索的从鼎里捞出一些放入嘴中。

对于他们的船长,荆从不质疑。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出海的时候缺盐赵泗就是这么煮盐出来的。

荆依稀记得当时所有人惊为天人的样子。

“自然能吃!”赵泗笑着开口。

里面还有没有其他重金属了?肯定有。

就这种简陋的过滤手段,怎么可能完全去除重金属?

只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经历了草木灰木炭双重过滤以后,基本上是吃不死人了,也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特别严重的疾病。

当然,还想要继续提纯也不是没办法,可以使用饱和结晶法。

这个简单,初中化学就有教来着。

第二十八章 始皇帝绝不会容许旁人染指!

见荆毫不犹豫的放入口中,又得到了赵泗的肯定,王离将信将疑的捏起来一点青灰色的盐巴放入口中仔细品量。

“真成了!”

王离意外的看着面前的青盐和一旁黑色的卤盐,不住的对比打量,很难相信这二者居然是一种东西。

“这……这是何等道理?”

“最下等的卤盐,居然能变成上等的青盐?”

赵泗笑了一下开口道:“科学道理。”

“实际上卤盐并不是盐,只是卤盐里面含有盐,盐本身就是干净的,我所做的就是把杂质里面过滤掉罢了。”赵泗开口说道。

真要说经过草木灰和木炭过滤的盐里面就没有杂质么?那是不可能的,质量也肯定比不上现代的食盐。

只不过之前的卤盐是杂质里面含有盐,人吃了就会出问题,现在经过提纯过滤以后,是盐里面含有杂质,依旧有一些重金属,依旧有很多杂质。

只不过这些含量已经达到了人体能够勉强应对的程度。

“那……要用木炭火烤?我看这样一来成本不小。”王离开口问道。

“那倒不是,其实也不用布匹过滤,只需要弄些密一点的筛子来筛去杂质即可,也不需要非得火烤,筛完以后,再用木炭草木灰过滤提纯,再筛一遍,最后晒干也能出盐。只是多费些人力罢了。”赵泗沉吟开口。

这玩意扩大规模生产的话,无非就是需要大量人手把卤盐砸碎,然后弄个大水池子倒进去融合,再用密集的筛子筛水,筛到下一个大池子里,把不溶于水的杂质过滤掉。

反复两三遍,差不多不溶于水的杂质也就干净了,然后再在下一个大池子里用木炭吸附色素以及一些筛不掉的杂质。

之后再引入下一个池子进行草木灰过滤提纯。

然后再筛一次引入下一个池子准备晾晒干出盐即可。

差不多找个日照丰富的地区,弄个五六个大池子,多找些人,人工过滤晾晒,只要天气好,食盐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

当然,十分费人!

“那岂不是近乎没有成本!”王离直接忽略了人力成本这么一说。

越原始的时代,劳动力价值越低,人力成本越为廉价,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只需要耗费人手,就可以把卤盐变成源源不断的食盐,还是一等一的青盐,这是何等神技?

“关中卤盐矿也不少,这样一来齐地的盐未必能够卖的动。”王离显得比较兴奋。

“这次的卤盐还是杂质太多,出盐率有点低,可以先在各处盐矿一一取盐来尝试,先紧着出盐率高的卤盐来。”赵泗开口说道。

这样过滤提纯,就算造成一定损耗也不至于一斤卤盐出三两,说白了还是王离带来的卤盐含盐量太低。

“这还低?”王离反问一句。

“不能吃的卤盐变成上等的青盐,岂止百倍利润!”王离虽然单纯,但是并不傻。

“这哪里是利润的事情?”赵泗拍了拍王离的肩膀。

“你不会打算自家用让我入股吧?”赵泗笑着问道。

王离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道:“你我亲近,我家自有盐矿,我绝不会贪墨……”

赵泗摆了摆手笑道:“回去问问你大父!”

盐铁!

国之重器也!

这可是一种新式产盐手段!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需要大规模生产,不管是从质量还是产量,都能对各地产盐地造成近乎毁灭性打击,重塑食盐的划分格局和生态环境。

以始皇帝的历史上的所作所为,赵泗甚至已经能够想出来始皇帝会怎么做了。

集合关中人力物力,寻找出盐率高的卤盐矿。

然后集中生产,直接对齐地的产盐大户来一个毁灭性打击,将食盐生态牢牢抓到自己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谁碰谁死。

猜到始皇帝的心思并不难,事实上真正优秀的上位者从不避讳让别人猜到自己的想法,或者说他们往往是开诚布公的。

优秀的上位者一般有自己固定的行事逻辑,而且轻易不会改弦易辙。

政治落入权谋本就极为下乘。

这涉及到对食盐生态的重塑,涉及到始皇帝将抓住帝国的命脉。

这种事情上始皇帝怎么可能有任何的摇摆?

王家是大秦最大的勋功贵族不假,可是王家在这件事上也没有任何资格插手。

但凡有能力的帝王和盛世的王朝,盐铁管控都是一管到底。

封建王朝这就是毋庸置疑的命脉。

别说王家了,就是关中顶层的勋功贵族加起来也别想让始皇帝让步。

王离只意识到了其中的利润,却忽略了这利润背后是什么。

赵泗也压根没有制盐炼钢卖钱的想法,除非是乱世或者王朝末期……否则在封建时代,不管是哪个朝代都风险极大。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